高强度焊接结构的疲劳定寿、延寿及可靠性评估

发布时间:2024-05-15 来源:鄂尔多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持有单位:长安大学
  • 联系方式:15229365531
  • 技术应用领域:装备制造
  • 技术成熟度:
  • 转让方式:其他
  • 对接方:鄂尔多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成果状态:成果发布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如实描述
安全保障
我要联系
梁小进:15229365531
李敬宇:19139288038

成果介绍

针对低合金高强钢接头非均匀性强、疲劳性能下降严重的共性问题,本项目通过引入缓冲层“包裹”焊接材料使之与母材完全隔离,发展了具有双金属焊缝的新型接头;基于缓冲层提出了残余应力和强韧均衡双重调控的接头设计方法,为解决高强钢焊接性与接头强度匹配矛盾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接头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明显优于传统接头,恒幅疲劳载荷条件下接头最薄弱区域的疲劳抗力达到了母材水平。另外,发展了预置残余应力与接头强韧搭配双重调控的接头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接头的疲劳扩展寿命明显优于常规接头,为超载工况下接头设计提供了启发。含缓冲层接头的疲劳性能明显优于常规接头,在超载工况下的疲劳寿命可提高 6 倍以上。

通过科学描述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渐变特征,揭示了塑性应变和裂纹长度共同作用下的残余应力演化机理,发展一种物理意义明确的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概率模型。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裂纹扩展速率的预测精度,可为高端装备的疲劳寿命预测及安全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性能指标:

1. 通过引入缓冲层“包裹”焊接材料使之与母材完全隔离,发展了具有双金属焊缝的新型接头。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接头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明显优于传统接头,恒幅疲劳载荷条件下接头最薄弱区域的疲劳抗力达到了母材水平。

2. 针对随机疲劳载荷条件,提出了超载参量和材料属性共同决定的 I、II、III 型超载模式,发展了预置残余应力与接头强韧搭配双重调控的接头设计方法。世界科研网 Phys.org、澳大利亚科学网 Science Network WA 对该研究的专题报道:含缓冲层接头的疲劳性能明显优于常规接头,在超载工况下的疲劳寿命可提高 6 倍以上。

适用范围、市场前景

上述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高铁、航空航天、大跨度斜拉桥、核电、风电、矿用设备等领域,特别是承受交变载荷(疲劳载荷)的金属及焊接结构。


×
发送意向

申请须知:申请人无需注册账号即可提交交易意向,交易意向一经提交不可查询或更改,请准确填写相关信息;平台运营人员将在3-5个工作日内查看交易意向并与您联系,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