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产现状
随着赋存条件的不断恶化,原煤煤质逐渐变差,在原煤入选过程中,煤泥水中的细泥、矸石泥化现象逐步加重,进而形成高泥化煤泥水。高泥化煤泥水具有颗粒粒度细、粘土矿物含量高、颗粒表面电负性强等特点,且煤泥中粘土矿物颗粒具有强亲水性,使粘土颗粒表面容易形成较强的水化膜,微细颗粒之间接近时因水化斥力和空间位阻效应的存在,煤泥水分散体系保持着较强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微细煤泥颗粒难以沉降。高泥化煤泥水难处理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压滤困难,在煤泥水质量恶化时煤泥压滤周期过长,细颗粒容易堵塞滤布空隙,滤布磨损加剧,滤饼难以成型。
目前,工业生产中处理高泥化煤泥水的普遍做法是增加絮凝剂和凝聚剂的用量,进而实现煤泥水的有效沉降,这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对于动力煤选煤厂来说,甚至可能出现“得不偿失”的现象。此外,现有的助滤剂对特定种类的煤泥水有着良好效果,一旦原煤煤质发生变化,药剂效用就难以满足要求,且煤泥水中残留的药剂影响水质和循环使用。
2 技术需求
开发出一种适用于高泥化煤泥水处理的高效药剂,使其快速沉降、高效压滤且生产成本可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开发这类药剂过程中,可以考虑收集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煤泥水、药剂及处理效果数据,在大量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再通过逻辑分析建立煤泥水种类-药剂数学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当煤泥水质量出现变化时,可以实现“照单抓药”,及时调整药剂种类及其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申请须知:申请人无需注册账号即可提交交易意向,交易意向一经提交不可查询或更改,请准确填写相关信息;平台运营人员将在3-5个工作日内查看交易意向并与您联系,感谢阅读。